好文好圖用作善意分享。如有侵權煩請告知必當刪除。連絡電郵: geegeelooloo@gmail.com

9/15/17

戰國七雄的文字長什麼樣?秦始皇為什麼要統一文字?(09/15/17)

(楊静敏分享)

原創 2017-09-13 國史通論 國史通論


秦國疆域圖

在之前的文章中,國史君(國史通論)曾經提到,中國之所以能夠做到“分久必合”,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,而這個認同的形成,首先就要感謝千古一帝秦始皇在兩千多年前統一了文字。那麼,秦統一之前,戰國七雄的文字都是什麼樣的?七國之間的文字真的到了互相都不認識的地步了嗎?

文化分裂


戰國後期的中國形勢

在戰國之前,華夏民族使用的文字基本上是統一的,比如商朝使用甲骨文,西周和春秋時期使用金文,雖然當時和現在一樣存在異體字的情況,但大部分人都是使用“規範字” 。然而,從公元前五世紀開始,中國進入了戰國時期,延續幾百年的戰亂不僅帶來了諸侯割據的分裂局面,就連文化也開始“各自為政”。漢朝學者許慎在《說文解字序》中寫到:“諸侯力政不統於往,惡禮樂之害己,而皆去其典籍……衣冠異制,言語異聲,文字異形。”意思是每個諸侯國都不願意服從周王室,並紛紛將之前統一的文化進行修改,欲成一個獨立的系統。

五大派系


七國文字

現代古文字專家何琳儀先生將六國的文字分為四大派系:齊、燕、晉、楚,這四個國家在地域上都比較獨立,劃分的主要依據就是地理因素。六國之外還有很多小國,基本上都屬於這四個派系的分支。


四大派系

這四個派係都對春秋時期的文字進行了不同的改造,而比較正統的則是周秦文字——周平王東遷之後,西周故地被分封給秦國,故秦國和東周都延續了西周的文字,但也發生了些許變化。

區別不大


飄逸的楚國文字

曾經有個誇張的說法,說秦始皇之所以統一文字,是因為六國文字的差距過大,甚至達到了互相之間不能辨識的程度,其實這是站不住腳的。首先,六國文字都有一個共同的源頭,而且六國之間雖然相互敵對,但是交往非常頻繁,蘇秦佩五國相印,並不是說他必須懂五種文字。另外,目前考古發現的一些戰國文物也表明,六國之間文字雖然有差別,但基本上可以辨識。


大篆——石鼓文

除了有統一的源頭之外,“雅言”也起到了維護六國文字統一的作用。 《論語》中說“子所雅言,《詩》、《書》、執禮,皆雅言也。”意思就是雖然孔子平常說山東倒裝句,但讀起書來用的確實正宗普通話。其實孔子只是戰國文人的一個突出代表,當時絕大多數士大夫階層在讀書、寫字的時候,用的都是“雅言”。統一的語言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,就像我們心裡想著普通話,手裡絕對寫不出字喃或方塊壯字。

必須統一


統一文字

儘管六國文字區別並不是很大,但已經露出了漸行漸遠的端倪,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就開始剔除那些不規範的“異體字”,正是在此時,華夏民族的文化認同正式形成,而且幾乎再也沒有被改變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